• |
  • 网站后台
  • |
  • 加入收藏
  • |
  •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学子风采
数模之路,心之归属,梦之启航——19计算机H3班 沈伟业


   几个月前,我还只是一个模路心语的读者,羡慕着学长学姐们洋洋洒洒的感悟,忐忑着自己的未来,转眼间却轮到我交接这把座椅,动笔写下属于我自己的心语,然后转身退场了…白驹过隙这个成语,总在感动之后给人带来伤感。

对于数模,我对于其所有情感凝聚成一句话便是:遇见数模后,便是数模人。在遇见数模前,我对自己的归属没有什么感觉,好像什么都学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学,但是在遇见数模后,任何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都会坚定的回答道:我是数模人!哪怕现在集训已经结束,我仍想打开MATLAB挣扎一晚上,然后第二天一大早拖着疲惫的身躯去迎接新的挑战,因为集训是我人生中最充实的时光,现在日子闲下来反而觉得无趣寡淡。

第一次遇见数模记得是蹭了一次学弟的讲座,那天有点冷,印象中老王在上面拿着万年不动的锅炉曲线PPT讲着用神经网络做菜,由于不清楚要不要戴口罩,我记得我还花了24元在翔宇买了包口罩——结果根本没有用到!——听完那次讲座之后我确定了两个结论:这数学建模有搞头!翔宇楼下超市真黑!

接下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数模集训,集训是真的苦真的累,刚开始的时候我都有一种学完如何写论文就溜了的冲动,认识的人也是一个一个的退出了群聊。但是有一天,老王突然把我拉进了一个群,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他看我在聊天群里够水,所以把我提前拉进集训群了,让我好好努力。看着只有十几个人的聊天群,我有种想哭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士为知己者容吧,于是我在群里水的更活跃了,并且在后面的招募小组长的时候毛遂自荐成了3组组长,我接下来的回忆也因此分割成了组长视角和队长视角:

先从组长视角说起:当数模小组长的任务其实不是很重,但是每天的考勤需要点名,每次人没齐却要报人数的时候事实上挺尴尬的,但是毕竟人不是机器人,组长要选择去宽容和调整组员的状态。顺便一说,每每看见所有组员在教室里努力学习的样子,我就会有种老父亲的欣慰,所以当组长其实蛮开心的。当然因为是小组长,我们更要以身作则,组员懈怠的时候我们要更加努力、以身作则,组员不适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关心、以人为本,气氛压抑的时候我们要挑起话题、主动摸鱼,像消防队员一样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顶上,然后继续带着大家前进。在最后几周,因为突发疫情的原因大家不得不延迟返校,可哪怕是在家里组员们依旧准时打卡上班,更加没有人说放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偷偷找到了所有组员的成绩,为此把浙江省所有参赛队伍都看了一遍,那天晚上真的是做梦都笑着的,我们的成绩证明了我们的努力!

再说说队长视角:我们的队伍最开始的时候实力不是很强,在长三角竞赛中只拿到了三等奖。但我们没有因一次挫败就气馁,每一次写题都会吸取之前的教训,不断对做题节奏和论文风格做调整。就比如论文写作部分,从一开始的《速度与激情》到最后的《刚刚好》,整体节奏的演变就像量大数模的座右铭——“享受过程,水到渠成“——一样顺滑,在最后国赛的时候终于没有超时提交。在整个数模学习的过程中,我也能感觉到我的幸运——我遇见了最好的队友,人要有多幸运才能在几千人中一下子就遇到两名能一直陪你努力陪你成长的人呢?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一点点比赛技巧,在我之前肯定有无数学长学姐分享过自己的心得,所以我只敢献丑我自己感悟最深的一个点:对于代码来说,就我们这一届找我帮忙看代码的不少同学写不出来的原因是他们企图把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直接转化成代码,这往往会导致写代码的人无从下手,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平时在使用一门语言的时候多尝试这门语言的功能,自己预先把一门语言对应的功能做成一个个模块,然后在设计算法的时候只要发现一个算法分解出来的模块自己都能写,那么就可以动手做,这样至少可以避免代码卡半天发现自己写不出来的尴尬情况,在讨论算法的时候避免浪费时间或者畏手畏脚,让写题节奏更加自然。

本文作者荣获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


  • 数模新闻
  • 通知公告
  • 数模竞赛
  • 论文鉴赏
  • 课程建设
  • 师资队伍
  • 学子风采
  • 报名系统
  • 论文提交
  •    Copyright © 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中国计量大学格致中楼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914412 
    欢迎访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