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后台
  • |
  • 加入收藏
  • |
  •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学子风采
数模,收获的不止是数模--18计算机1 方靖允

 

      2020数模国赛硝烟消散两个月了,突然有一天,邮箱中收到了熟悉的数模天团发来的邮件,原来是天团老师让我们每人写一篇心得,上一届学长学姐的数模心得还历历在目,使命交到了我们这一届,不由得心潮澎湃,绵亘半年的记忆徐徐展开……

最早了解到数模,还是从助班以及学长学姐那了解到的,大一只知道中量大数模很牛,报了个初级班,在懵懵懂懂中就过去了。时间来到了大二下学期,新冠疫情来袭,我也因为专业课的不适应以及学业的繁忙陷入了迷茫。大概是三月初,老王在计量数模群里发了数模提高班的报名消息,我决定报名参加。

数模提高班的第一节课,伴随着“我要飞得更高”的歌曲,老王带领我们进入了线性规划的大门。老王上课风趣幽默,完全没有架子,我们都听的津津有味。由于疫情,只能采用网上授课的形式,但这样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课堂上的互动更多了。提高班的每节课各有不同,每个老师都各有特色。由于我课后讨论积极,被提前招入了国赛集训队。

数模的第一阶段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时光,研读不完的数模论文,写不完的个人赛,以及听不懂的知识补充,那段时间压力确实很大,身边的大佬一个个读懂了优秀论文开始复现时,我却往往还在尝试读懂作者的文章,但我渐渐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也许自己能力有限,那就把有限的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好,我尝试把我阅读的部分都搞懂。个人赛是最惊险刺激的,因为白天要进行论文研读和知识补充,夜晚进行个人赛,但因为个人赛是只能一个人完成,每一星期的休息日往往成为“通宵日”。

就是在这样“残酷”的训练中,我跟数模一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打成一片,遇到困难也不怕,思维的碰撞更能提升我们的实力。经历过一阶段集训,我基本确定了组队,和校赛一个队伍,我觉得我们三个有更多的默契,更适合团队比赛。

经历了三轮模拟赛,终于来到了数模国赛。A题属于机理题,不容易做但做好了容易冲好奖,B题属于算法题,没有一定编程基础做不来,C题属于经管类的赛题,可能更适合普通的队伍做。经过一晚上的思考,我们决定选做C题。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使用了一个复杂的新方法,第二题晚上才发现这个方法不适用,我们只能重头来,重新使用更合适的方法(这可能也是我们最终成绩一般的原因)。到最终提交论文的那一刻,我们悬着的心才最终落下。

数模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更让我认识了好多志同道合,为了目标不懈奋斗的朋友,可谓不虚此行。数模就像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国赛虽然结束,但未来的征途已然开启。

      感谢我的两个队友,感谢量大一组,感谢量大数模,也衷心希望量大数模能越办越好。



本文作者荣获202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二等奖


  • 数模新闻
  • 通知公告
  • 数模竞赛
  • 论文鉴赏
  • 课程建设
  • 师资队伍
  • 学子风采
  • 报名系统
  • 论文提交
  •    Copyright © 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中国计量大学格致中楼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914412 
    欢迎访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