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后台
  • |
  • 加入收藏
  • |
  •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学子风采
这个夏天值得永远被记住--18质量2 王姝羽

 

 

初见数模时还是大一上学期,懵懵懂懂地还不清楚数模到底是什么,只是看到获奖的学长学姐,感觉真的好厉害,于是第一次有了想了解、学习数模的冲动。

在大一下学期,我选修了学艺哥的校数模课,没有接触过任何电脑编程的我,思维还停留在高中时的计算模式,听学艺哥讲lingo编程感觉像是听外星语一样(好吧此处有夸张嘿嘿~),无奈,前两个星期的教学感觉自己没有任何收获,于是傻里傻气地去问学艺哥:老师数模到底该如何入门啊?(苦恼),还记得学艺老师当时鼓励我说:没事,可以自己先尝试去操作一下,没有编程基础也没关系,慢慢学就好。于是自己又开始拿着lingo操作手册去学习,打开PDF的时候惊了,我的天,这内容也太多了吧,闷着头边看手册(后来才知道这拿来当工具书,摊手JPG),边用lingo敲老师ppt上的代码,一个星期过去了,感觉稍微有点了解lingo了,但还是感觉没啥太大的进展。于是自己又傻里傻气地“鼓起勇气”问了一遍学艺哥同样的问题:老师,我感觉我还没有入门(超级苦恼~)。现在回想起大一时的自己,我真的感慨道“当时的自己真的是一个傻了吧唧的铁憨憨呀”。不过,我还是要说:学艺老师真的太温柔啦!老师当时回了我什么,具体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数模选修课真的奠定了我继续想学习数模的动力基础,那么多超级好的老师,无条件的帮助你,鼓励你,所以学习数模真的没什么好怕的呀!

后来又跟着参加了数模初级班,提高班。刚开始初级班时,身边认识的学习数模的人很少,所以一个人去听课时总感觉没有安全感,不懂的问题除了老师也不知道能问谁,还记得当时问完老王问题,老王鼓励我说:“慢慢来,数模就是慢慢磨出来的”,所以自己也就在老师的鼓励下慢慢的走着。在大二上学期参加了我的第一次数模比赛-院赛,虽然熬了三个晚上完成一篇论文,最终也没有获奖。但经过这次比赛后让我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个数模的边外人了。

真正在数模中找到归属感还是到了大二下学期提高班,每周一个专题结束后,大家都会在群里活跃的讨论,解答问题。一开始在群里发言感觉还不太好意思,但其实群里的每一位小伙伴都会很热心积极的解答,老师也会耐心教解。也正是经过了这种大家互相你问我答,互相探讨的过程,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

到了暑期的国赛集训,专题学习,论文研读,小组讨论,个人赛,学习密度真的很大,每一天都安排的很充实。每天在海红的“死亡凝视”下龟速敲代码,和小伙伴一起爆肝赶论文,晚上和队友一起说说笑笑步行回现科,有时有那么一瞬间,道路两旁蕴黄的路灯映照,真的让我有种重回高三的错觉与感动,这种学习环境,大家全身心为一件事准备着,奔赴着,虽然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容易,顶着的学习压力也很大,但是每当完成一个阶段都会让人感到无比充实与感动。

终于到了最后一程,紧张的三天国赛。第一天确定选题,第二天建模与编程,最后一天疯狂肝论文进度。比赛时为了节省时间,和队友三天吃喝洗漱睡觉都在教室,睡了三天地板,半夜被教室的中央空调冻醒,大家一起点杯奶茶苦中作乐,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新的人生体验。

国赛我感觉是我们这么久集训以来做的最快乐的一次比赛,虽然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但大家都在很积极地配合,探讨与解决遇到的每一个困难。这里真的很感谢自己的队友,无论我们在探讨过程中意见想法如何的不妥协与不一致,大家都很包容地接受每一次的想法碰撞的冲击,真的很感谢。

还记得那晚成功提交论文后,和队友一起在教室吃发的盒饭,大家说原本以为国赛结束后,内心会很激动,但其实心里确觉得很平静,走了那么久的路,绷了那么久的弦终于可以松一松了。收拾收拾东西,好好休息一下,第二天正式开学,就大三啦。

时间过得真的好快,现在回看自己走过的路,提高班跟慕课,学专题,完成专题作业,牟足了劲想要进入国赛队伍,国赛集训和小伙伴一起吃吃喝喝,互相鼓劲,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历历在目。好像明明这些才过去没多久,怎么转眼间自己就已经成为别人口中的上一届参赛的学姐了呢?又是一届新的数模队员,看到学弟学妹们在数模二群询问各种问题,仿佛看到了当初懵懂的自己,突然有种莫名的感慨。

整一个数模学习过程下来,真的收获很多。老王一直说:数模讲究水到渠成。不过这种感觉我好像一直都咋体验过,每当写论文思路卡涩无法写下去的时候,这句话在我脑海里显得更加明显,有时真的会很无奈地给自己打趣道:能不能让我体验一把水到渠成的快感!虽然这个过程有时真的很煎熬,但每次完成一篇论文,都能学习到许多东西,自己的思维也在这一次次的崩溃与自信心重塑中变得更加的清晰与缜密。

数模的学习真的贯穿了从大一开始我的整个大学生活,很感谢数模指导组老师在学习期间为我们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与环境,给予我们无限的帮助与支持,也很幸运能结识一群一路走来互相扶持,一起努力加油的小伙伴。感谢数模路上所经历,拥有的一切。

以后也是一个看过凌晨四,五点钟量大的人啦!

这个夏天值得永远被记住。


本文作者荣获202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

 

 

  • 数模新闻
  • 通知公告
  • 数模竞赛
  • 论文鉴赏
  • 课程建设
  • 师资队伍
  • 学子风采
  • 报名系统
  • 论文提交
  •    Copyright © 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中国计量大学格致中楼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914412 
    欢迎访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