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后台
  • |
  • 加入收藏
  • |
  •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学子风采
不说再见--17质量1 汤英兰

 

现在是2019103000:09分,刚刚看完《少年的你》这部彰显青春魅力的电影,躺在床上,决定趁着内心微躁,在这个安静的夜晚,将心中一块石头”——2019我的数模记忆,好好放下。

2019年的数模记忆吗,可是我记得在2018年我就认识了数模,就像对以前隔壁班喜欢的人一样,通过某种渠道,某个机会,知道了他,意识到他的美好,渴望去了解他,并互相结识。针对数模,在这方面我还是做到了十足的热情,我来自质安学院,很开心得知本学院还开设了质安数模协会社团,和大家一样,怀着好奇揣着热情加入了学院数模,并根据通知参加了数模初级班。当时我刚上大二没多久,看着学长学姐在讲台上从容不迫地讲着我大部分都听不懂的东西,我觉得有些紧张又很激动,一方面看来,我是个弟弟啊,不过另一个方面想到,数模好像可以让我学到很多东西,那好,就他了!这就是我初级班的收获,嘿嘿,知识内容没听懂,倒是坚定了我朝着数模前进的方向。

如果说初级班竖立了我心中数模的旗帜,那么提高班就是来考验心中这面旗帜的稳定性。第一节课——数学规划模型,对老王早有耳闻,都是好评五颗星。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风趣自信,机灵爽朗,讲课总是能惹得全班哄堂大笑的高学历老师。可能是专业学过运筹学,用过lingo,这长达好几小时的专题课倒也很轻松。上完课接着就是做作业!这个可能是在那段时间里让我头疼的事情之一了。为什么呢,因为要在群里交流提问题呀,我深知老师们的用意,但奈何自己是个不爱水群,遇见陌生人脸红,熟人面前癫狂的女大学生呢?好吧,内心对集训名额的渴望只能体现在作业里了。然而,华佗可能都难治我的拖延症,虽然我总是催眠自己,我这不是拖延,而是想把手头上的大大小小事都解决了再认认真真去为专题作业交上满意的答案。可是待我做完了其他的事情,在我能安心做数模的时候,咱们群已经99+好几次了,最后我总是在队伍尾巴后面完成了任务并提交。第二节课——统计回归方法,没错,授课老师是教我概率论的学艺哥,认真严谨,温柔又专业的学艺哥,虽然我至今忘不了某天晚上在翔宇楼偶遇他骑着电动车那个飒爽的样子。第三节课——主成分分析,通过有梅老师的细心讲解,这一开始对于我来说的新知识,新软件让我提起兴趣了去听,课后也很认真的做了专题作业,后来一直对这种专题类的题目有“好感”。有梅老师是一个很敬业的老师,即使一直在咳嗽,腰很疼了还是坚持走上走下讲台为我们授课,我们心疼呀,但同时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数模天团的伟大之处,优秀之处,真好。第四节课,静华老师的微分方程模型。我听理学院同学说过,静华老师是个“万能老师”,理学院的课他几乎都能交。反正我听到他专攻物理,再听了微分方程专题课,我就知道又是一个很厉害的理科男高学历老师(因为这两个方面都是我比较害怕的课程)。第五节课,柴老师的时间序列,和大家一样,柴老师开始上课时我是懵的,一小会儿后,看着柴老师严肃认真想要把知识传递给我们的样子,我决定努力跟上他的步伐,虽然那节课没有很完整地汲取到知识,不过课后在群里柴老师的答疑和同学们的讨论慢慢填补了一些漏洞。在国赛集训专题里,我便适应了老柴的语言环境,发现不仅听得很透彻,还注意到了他逻辑性的思维,看着老柴认真授课的样子还有点可爱嘿嘿嘿。第六节课,赵教授的图论与网络优化模型,这个专题本身就很有意思,赵教授还以游戏的形式增添了其乐趣,虽然赵教授一直给人以沉稳低调的形象呢。另外,每次上提高班专题课前我都面临着教室还有没有我容身之地的烦恼,在老柴时间序列专题课,我甚至坐在了过道……原来数模粉丝不仅多,热情还都不比我少啊!

2019年烈焰般火热的提高班就这样结束了,杭州的气温也开始渐涨。学以致用,初级班到提高班结束,前前后后举行了院数模竞赛、五一竞赛、校赛,校赛结果出来不久,便是激动人心的选拔集训名额。可能觉得自己很菜,那段时间看到老王群里@人都慌张兮兮的,也导致名单一出来都不敢看的地步,划到文档最后终于看到了我的大名,那一刻,心血澎湃,我觉得数模没有放弃我,他向我招手,啊哈哈哈。

期末考试如往学期打鸡血一般令人抖擞,考完最后一科,其他同学拖着黑眼圈摇手say拜拜,我却早已在国赛集训路上开始掉发。哇,被学姐学长老师们说得被数模怀抱的炎热夏天是什么样的,准备已久的老师们会怎么“蹂躏”我们,还有在半夜从环宇楼看去的日月湖真的很让人难忘吗?后来真是不经历不知道,一体验没时间去体验,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分几周期我忘了,每周期有专题补充课,使内容更贴近竞赛了,作业当天完成,我的拖延症都没地发,和大伙坐在机房老老实实讨论,做题;同时进行着优秀论文研读,其实,这一部分才是我真正明白数模竞赛比得是什么,换种说法,深刻了解了数模是什么。 研读后需要小组反馈,说到小组,让我意识到参加集训我不仅更深入地认识了数模,我还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的数模小粉丝们,他们时常帮助我,用他们的优秀和努力激励着感染着我,让我心里十分踏实又十分明媚。刚刚讲了讲授专题课的各位老师,数模天团还有古灵精怪的蒋蒋(好像很喜欢摸头,优秀论文汇报时有听过他的课,全面高效又搞笑)、亲切贴心的玲玲老师(时常出现在上课走神时的我的身边咔咔咔拍照,暑假每天照顾着我们)、由于生病出场率较低的王成老师以及年轻话少的吴老师。有机会认识他们也是我的荣幸,让我对老师这一职业好感度+∞。另外,集训还有个人赛和组队模拟赛,都是很有特色的项目,看着自己个人赛从CBA以及和室友模拟赛成绩的进步,我就隐隐明白数模不能笨,不能偷懒,要花功夫。虽然有进步但是其实我们组队模拟赛成绩并不理想。

2019年杭州夏天好像没有2018年在我大一时候那般炎热,人烟稀少的校园里走着走着就能看到“激情与智慧共享,数模与理想齐飞”等毫不低调的横幅。随着几个周期任务的完成,一生可能只有一次的集训如期结束。等待我们的就是师生们一直为之付出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9年数模竞赛的日子放在了中秋节,好一个团圆的节日,只是今年是与一起奋斗近一年的老师同学们过节。赛前动员大会,老王苦口婆心的教导,详细地述说比赛注意事项、小组分配的教室等等让大家心潮起伏。比赛前几小时,学校逸夫图书馆门口,参赛队员们在静华老师看似专业实则喊出来1234,拍的欢声笑语中汇集在了一起。比赛前半个小时,每个教室都装有路由器,大家都带了各种各样的零食干粮,有的还卷起了铺盖来,虽然前一天晚上老王吓我们三天只睡8小时呢。作为咱们名为“RGB”的三人小队队长,为了不犯老王千叮咛万嘱咐的查重、暴露信息,专门在黑板上写下了警示,时刻提醒着我们。比赛开始,这漫漫的70几个小时也开始沉淀。我就来总结一下吧,让人值得怀念的首先是选题的痛苦,擅长题没有数据,大众题不突出,物理题是短板,最后从众;再来就是胸前的参赛证,门口贴着的队号还写着每个人的大名,中秋学校送的香脆苹果,每次吃到准时餐食的幸福感,早上醒来眼睛浮肿的小乞丐样,全世界最好的杏仙,约不约的约定,看到老师如同看到亲人的苦楚,与队友讨论写下的一黑板模型,期间队友的笑声、叹气声、哈欠声以及半夜从环宇楼看去的日月湖,很好看。目前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这些,在这我要对数模组作出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为我们尽可能提供最有益的环境、资源、伙食。时间不匆忙,也不等人,在我们提交好论文及支撑材料的那一刻就为这近一年的努力打下了模糊的分数,为何模糊,因为他好像可以体现这三天的成果、这长时间的付出、这个队伍的能力,但是他又好像与运气、与配合、与状态有关。比赛结果在某个看似平常的下午被老王咻咻咻地发了出来,意料之中情理之内,我们失败了。原因吗?不是我们不能,而是我们没能。我的两个队友都是很优秀的数模队员,但是没能发挥好擅长的部分。这可能听上去比较勉强,其实这种没能是日常“积累”的,好比模拟赛每天跑回来睡午觉,养成了将指定完成时间拉长的不良习惯等等。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我希望将这些记入头脑,钉在心上,他们不会影响我的乐观进取,但时常可以抑制住我的懒散。在写这篇记忆时,我停了几次,有时会写不下去,因为我好像很难放下这块“石头”,这来源于我发现虽然从始至终我对数模热情高涨,却付出的与之不匹配而产生的懊悔心情。因此,我有一个大胆年轻的想法,他可能持续1年,就是“不对数模说再见”,这个想法在老王的暖心鼓舞下具备了可实现的状态。但一切待未来的到来再下定论,有可能结果还是并不理想,不过我已摔过,走那段路我会更小心,而且这一路走来我收获的东西是不可磨灭的,也是无价的,我已经是一个幸运儿,剩下的得靠自己。感谢老师同学,感谢与数模相遇,有你们真好。

现在是201910302342,我准备睡了,明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呢!


 

 

  • 数模新闻
  • 通知公告
  • 数模竞赛
  • 论文鉴赏
  • 课程建设
  • 师资队伍
  • 学子风采
  • 报名系统
  • 论文提交
  •    Copyright © 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中国计量大学格致中楼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914412 
    欢迎访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