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后台
  • |
  • 加入收藏
  • |
  •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学子风采
不一样的夏天--17数学1 俞晓婷

 

回想起我的数模旅程,就好像一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在最开始的初级班,因为学院的关系,上起来不是较为困难,因为有很多是在自己的专业课上就接触过的知识点,较知其他人可能会容易点,但我知道,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每个人都在进步,只靠着这些而不继续学习只能是像伤仲永一样慢慢被别人超越,因此我也要迈出我的步伐向前进。

在集训期间,分成几个大组并且分配不同的机房以供学习,每天都能在机房听到同学们讨论的声音。除此之外还有定期的大组讨论,在讨论中我们分析经典问题,学习学长学姐们的知识,知道每类数模问题的建模思想。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迅速的融在一起,广交朋友,知道别人的擅长点在哪里,方便在找队友的时候能够组成一支全方面都比较强势的队伍。这时候大佬们就变得非常抢手,基本上很多都已经提前预定了。

在正式比赛前夕,数模组还分别进行了个人赛和三人模拟赛。说实话在个人赛的时候真的是有点心惊动魄,希望自己不要成为那队友评分的最差十名。队友之间互相评阅,不仅可以了解别人在做题的思想,还可以通过别人的评价知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自己没有考虑的点在哪里,以期在下一次的论文中得以改善。之后的三人模拟赛我一直是固定的队伍,和另外两个队友一起完成每次的数模论文,分工合作。每次老师点评过后也会进行一个简单的讨论,知道在各自的工作中有哪里是没做到位的,队友之间哪里是出现交流失误的等等,使得效率提高,得到数模论文质量的飞跃,并且提现团队之间团结协作的力量。

当真正比赛的时候自然是十分紧张的,在那七十二个小时中,仅仅睡眠了十几个小时,其他时间全部都在讨论做题方法、怎么建立模型上,在睡觉的时候都会梦到自己还在写着数学公式。基本流程就是提出模型、建立模型、修改模型、验证模型,然后再修改模型,再进行验证,特别是最后一天的时候,不断地在验证修改间徘徊,努力做着最后一步的完善。其实在离交论文的还剩三个小时的时候我和队友在校对论文时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需要大改论文,由此我们错过了可以多次提交论文的机会,延长时间至只允许提交一次编码的危险时间段,幸而在最后关头改完了论文并且成功提交。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深觉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寝室五个人都参加了数模比赛,从最开始的报名一直到最后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大家紧跟数模脚步,每天讨论数模赛题,都对数模抱有极高的热情,虽然不在一个队伍,但是一些空的时间我们可以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经验,可喜的是五个人都获得了奖项。可见氛围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他能感染人不断进取,一起进步。

我一直跟着数模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收获了许许多多,知识方面肯定不用多说,预测模型、蒙特卡洛法这些现在都是手到拈来。当然这些知识的获取和比赛成果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是他们一直坚守在我们的身边,不辞辛苦的开班教授我们才得以系统的掌握数模的知识。我们在集训,老师们也同样在集训,并且也同样缩短了暑假时间陪伴在我们身边。非常感谢数模组的老师们,真的是非常棒!同样我也记得老师的话‘一次比赛,终身受益’,数模精神将在我往后的生活中经久不息!

    

本文作者获2019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浙江省二等奖

 

  • 数模新闻
  • 通知公告
  • 数模竞赛
  • 论文鉴赏
  • 课程建设
  • 师资队伍
  • 学子风采
  • 报名系统
  • 论文提交
  •    Copyright © 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中国计量大学格致中楼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914412 
    欢迎访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