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
因为我之前学的都是数学竞赛,对代码编程不上心,所以蒋老师总说:“数模提高班你就不要参加了。”于是我的叛逆精神告诉我:那就一定要参加。说到提高班,我既是参与者也是管理者,所以每次总能坐在第一排,这也提升了我的听课效率。提高班每次课的内容都很丰富,有几次课甚至是精炼了一门专业课程,所以听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六次课下来,数模的知识才可谓窥见一斑。记得当时还给老师们上课的难度排了个序:最易老王,最难老柴。
五一赛&校赛
在提高班课程结束以后,我们寝室三个人组队,参加了“五一赛”,正所谓“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当我们自以为能初显身手的时候,眼前这个扔标枪的问题却怎么也分析不出来(我们三个的物理水平都实在太差了),题想不出来就想休息休息,休息休息着三天就过去了两天半,最后只做了前两问,连论文也没有提交。
校赛其实是最打击人的,因为在上课,基本上是抽每天的空做的,一周时间的晚上都在寝室里做校赛,做到最后一天的傍晚终于提交了。结果最后出来只有三等奖。蒋老师都说,你们这写的什么玩意儿,搞得我们三个都挺沮丧。本来以为信算+物理+数学,三大专业强强联合一定会,在数模上有大成绩,着实笑得老师不轻。
校赛以后,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洗洗睡了,不过恰好集训名单出来了,我们仨都进去了,索性咬咬牙再拼一阵,不到国赛不罢休。
集训&国赛
暑期集训期间其实没有提高班那么难受,不再只是老师一味地知识灌输,更多的是小组组员之间的思维碰撞,这段时间主攻的是论文研读,并且每周都有一个个人赛题。论文研读的整个过程,让我们认识到自身和国奖的差距还是十分悬殊的。个人赛其实比较随缘,因为你不会知道批阅你论文的人自身是什么水平,三次个人赛下来,A,B,C我都拿了一回。集训的第一阶段,我开始对一些基本的算法有所了解,也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简单的论文,我觉得这已经是不错的进步了。
简短的假期回来后,集训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组队模拟赛。这时候我并没有继续选择和我两个室友组队,而是选择了一位编程大仙和一位小姐姐,他们也正是我后来国赛的队友。几次模拟赛下来,我们的表现平平,但总体上还是在进步的。
到了国赛,我们组很快就确定了选题,并且当晚就接近完成了两问的模型,在此我要再次表扬我的队友“编程大仙”同学,因为无论我建的模型多么复杂,只要我把计算的步骤告诉他,他就总能编出来正确结果。而另一位小姐姐,也会把我的模型打成美美的公式整合到文档上。所以国赛那三天总体还是比较顺利(起码比模拟赛顺利)
圆梦
十月份被推荐国一的喜讯传来,其实我是挺震惊的,因为我觉得我们组表现一直很一般,能拿省一已经完全达到了我的预期,国一自然是从来不敢想的。而先前与我组队的两个室友,也同样被推荐了国二。要知道我们曾是一支五一赛被虐,校赛苟到三等奖的vegetable chicken,这真的很神奇,我仅仅能用一句诗表现这种神奇——“聚是一坨屎,散是满天星”
数学建模是我人生中的小惊喜,数模让我认识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体会到经过一次又一次努力之后成功的酣畅淋漓。中量大数学建模历程将会是我大学生活甚至是我人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想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经历一些困惑、挫折、失败,那时我会想到我的数模之路,一个数模小白经过五个月的学习被推荐国家二等奖。这会是数模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一次参赛,终身受益。
本文作者荣获2019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