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上,距离老王发的那片推送已过去一个星期,我最终还是提笔着手于这一份回忆录。
说实话,起初,因为全国赛的成绩并不理想,我并不打算写这一篇征文。这一个星期,慢慢的,我也就接受了这个事实,不管是自己实力不济还是运气不好,都已是定事,就像老王说的,数模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真正接触数模是在三月初的数模提高班中,在提高班之前,我好像听谁说过(或者自己编的):没有参加过数模的数学大学生活是不完美的。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一定要学好数模!六次提高班,六个不同的专题由我们数模天团六名大将所执掌。我如果说六次提高班都很认真,自己也不会信。在六次课中,我睡过觉也玩过手机,但在每次不同的专题总会有所收获。看着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在提高班中就慢慢的放弃了,我是既羡慕他们解放了,又为他们人生中少了一次数模经历而感到惋惜。值得高兴的是,如此平凡的我,突然有一天收到了一条短信,大概意思就是我被提前选入进入集训队了。我当然震惊了,身边比我优秀的人很多,可就是我就这样早早就进入了暑期集训队。
就这样慢慢的“熬”过了提高班。迎面而来的便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数模比赛—五一联赛,第一次参加比赛,感觉真的蛮好的,从组队到熬夜到提交作品。第一次团队合作,第一次饿着肚子从早到晚待在机房里,第一次和队友一起熬夜,第一次完成一篇完整论文。五一联赛真的教会我们好多第一次。
之后,便是重要的校赛啦,因为校赛不跟五一赛一样给你完整的三天时间,而是一星期时间,期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程,从而队友三人一起空闲的时间并不多,总有空的时间,大概就是晚上和周末吧。就这样时间挤着挤着就出来了,校赛也就这样过来了。
我最想吐槽的便是这前两次的优秀论文研读吧!!!我们的考试周!!!像我这种菜鸟,考试周是最辛苦的时候,时间又都被论文研读给压榨了!!!所以,这前两次我都没怎么上心(悄悄地说)。而考试解放后,终于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模中了,细细的品味那每一篇优秀的论文,在模仿中极力的去创新并超越。
个人赛!没得过最好论文也没得过最差论文,就这样平平淡淡的...每次看着别人的点评,有接受的也有不屑的...也就互评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之后,便是惊心动魄的组队模拟赛吧,实话说这几次模拟赛感觉很好,队员间的配合默契就这样慢慢形成了...每次对自己的作品都感到九分满意吧(差一分)。并且每次论文讲评都能够看到老师们激情的互怼...这种吃瓜的感觉真好。
国赛...紧张而刺激,熬夜三天,极力摸索命题人的意图。看着队友疲惫的身躯,点头式的困意,从选题到换题,到最后提交MD5码的那一刻,一种释然的感觉,但也有一丝忧伤,六个月的奋斗,都付诸于这一篇论文中。
数模,让我认识了好多与我一样追逐梦想的小伙伴们,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一生受益,让我摸索了什么叫水到渠成。数模,真的是一次过程比成果更重要的经历。
每天辛勤问候着早晚安的老王,赵博士,慈父般的学艺哥,严母般的有梅姐以及每次和有梅姐争论并且听不懂他说话的柴老,还有那深奥物理学的杨博士,每次见面对我来个摸头杀的蒋蒋,当然容易忘记的是因病而无缘与我们见面的王成老师已经上过一次课就失踪的周正华老师..等等。真的真的真的十分感谢在我们背后默默付出的你们,不知道你们为我们忙碌过多少个夜晚,不知道你们为我们争论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回忆起与老师们的每时每刻,真的有幸此生遇见中量大数模,感谢中量大数模组的陪伴与付出。也许永远也听不到九组的“滴滴,上班卡!”,也许接下来的日子里与数模天团的交集并不会太多。但,永远不说再见!这么有意义的过程,美好而又难忘!感谢有你!
本文作者获2019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