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后台
  • |
  • 加入收藏
  • |
  •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学子风采
中量大的数模和我---17测控6 张晗

   2019年10月16日,久等的一天突然到来了,沉默的以为是被我屏蔽了消息的数模群因为王义康老师的一条消息将这个群从寂静中拯救了出来。没错,数模国赛成绩出来了。

省一等奖,虽然在中量大光辉的数模史上不算什么,但是我很开心,甚至是惊讶,这份快乐我等它很久了,它在我心里沉甸甸的,是我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美好的回忆。为什么说这份喜悦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段回忆呢?因为这份喜悦与我为它流的汗水,掉的头发密不可分。

高考结束,高中的物理老师得知我被中量大录取之后和我说,“计量的数学建模很厉害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数模。进入大学校园,在缘分的驱使下,认识了一位温柔美丽大方可人的L学姐。当时她参加了数模国赛并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优越成绩,受她的影响,我开始了解中量大的数模。我发现这强大的数模阵容和光辉的数模史已经深深地把我吸引,所以从数模的提高班开始,我就紧紧地跟着数模天团的脚步。

提高班开设在周六日,数模天团的老师们更是牺牲自己周六日的时间讲课。教室是在翔宇一楼——计量最大的教室,即使这样,每次都是座无虚席。爱睡懒觉的我每次都会比正常提前半个小时准备,因为我害怕没有座位,我害怕跟不上数模天团的脚步,我害怕被落下。就这样,经过了6次提高班的洗礼,激动的点开了国赛参赛集训报名的链接,小心翼翼的填上了报名信息,等待好消息的到来。几天后,集训名单出来了,上面却没有我的名字,在那一瞬间我开始怀疑自己,是我不够聪明,不够积极,不够优秀吗?我要就这样让自己两个月的努力不见结果的白费掉吗?我不甘心,我鼓起勇气打开了老王的对话框,拼了又删,删了又拼,最终向老王表达了我想进集训队的决心(我可真棒!)静悄悄的等待老王的回复。终于,老王给了我这个机会,我进入了集训队。

第一阶段集训内容包括论文研读,知识补充,个人赛以及小组赛;第二阶段全部用来适应比赛。第一阶段集训的常态就是在机房坐一整天,听起来枯燥,但是真的能静下心来学习东西,这段时间属实珍贵。记得论文研读时,老师们经常强调论文的格式,这么多年计量已经有了一个专属的格式——计量style。记忆犹新的是数模组竟然斥巨资为个人赛成绩优异的同学准备一份大礼包,我好羡慕,因为我没有!慢慢的到了小组赛,不同以往的是小组赛需要三个人之间的配合和协作,多次的小组赛也是为了昂我们找到合适的队友,建模,写论文编程合理的分工。我们经常因为题目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争执,这时就看谁能说服另外两个同学,场面像极了吵架,哈哈哈哈哈。每次都会在小组赛结束时三个人在线上或线下一起讨论这次有什么问题,哪里有不足,这也让我懂得了团队合作时沟通的重要性。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国赛。三个女生,每个人带了一行李箱的东西:书,毯子,电脑,以及必不可少的咖啡。数模组的后勤保障工作可真是太强大,太贴心了!每间教室有三个人的专属路由器,还提供了饮水机,中饭,晚饭,中秋节当天还有暖心的月饼和甜甜的苹果!这让我们完全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数模上。我们三个人,人均每天睡眠3小时,经过了三天,终于为数模之旅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那晚走出环宇教室,心情如释重负,想要表达感谢的人有很多。感谢王义康老师,刘学艺老师,李有梅老师,周正华老师,杨静华老师,王成老师,赵承业老师,柴中林老师,玲玲姐,感谢你们在数模路上的指导;感谢L学姐,听我滔滔不绝的唠叨,并且会在我浮躁的时候给我建议和安慰;感谢我的队友,因为我们共同的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最后感谢我自己,感谢我勇敢的为自己争取了一次机会,一路不放弃。

数模端正了我的学习态度,让我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虽然现在数模之旅结束了,但它给我带来的影响将一直陪伴着我。

        本文作者获得2019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浙江省一等奖


  • 数模新闻
  • 通知公告
  • 数模竞赛
  • 论文鉴赏
  • 课程建设
  • 师资队伍
  • 学子风采
  • 报名系统
  • 论文提交
  •    Copyright © 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中国计量大学格致中楼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914412 
    欢迎访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