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3日下午15:02,刚好利用这个闲暇的下午来回忆一下数模之路。细细数来,从今年三份开始的提高班开始,已经整整半年,说这个半年是大学四年里最充实的一段时光也不为过,感谢所有数模组老师,感谢所有并肩作战的小伙伴。
不妨先来聊聊和数模的前世渊源,从大一下王义康老师成为我的导师,并且从他的口中知道了数模开始,我的心中便埋下了一颗数模的种子。不过可惜的是,我在大一错过了数学建模的选修课,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去选这门课,毕竟它算是数模的一门入门课。
时间一晃走到了今年的三月,当我在班群里看到了数学建模的提高班招募信息,我毫不犹豫的提交了报名,并带着幸运走进了数模的世界。可以说,我是翘了入门班,直接上了提高班。怀着紧张和期待... ...
叨扰了,我不适合抒情,我还是跳出时间线,从上帝的视角谈谈数模各个阶段的收获和感悟吧,如果有幸能被学弟学妹看到,至少给他们留一些准备和干货。
首先,数模包括三个阶段:大一开设的选修课(也就是我大一错过的)、每年三月到四月周末开设的数模提高班、暑期数模集训。
选修课阶段由于我错过了,这里我就不说了,我们直接说到数模提高班。首先是规模,人数在400~500,每个周末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班,大教室座位不够,需要提前占座,不然在后面可听不到哦。另外,上课时间大约4个小时,尤其是上午班,请记得提前准备食物补充体力。每个星期会学习一个专题知识,然后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完成布置的专题作业,这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所有人投入时间,做作业的节奏也应当是先复习课件,再逐步深入并完成作业,可能非常消耗时间,至少我总是花费两个下午这么多时间,但一定是值得的。请认真对待,因为他关系到暑期集训选拔。
在熬过4-5个专题后,会有一段时间的空白,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接近期末考试,数模相关的事宜也会闲置一个月。当我们在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数模组老师已经在紧锣密鼓挑选心仪的国赛集训队员了。选拔比例为50%,但请不要高度紧张,相信我,只要你在前面几次提高班中认真对待,作业及时完成,表现积极(包括积极水群),你就能入蒋老师的法眼。
期末考试结束了,暑期集训马上开始,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暑假不再轻松,每天你都会繁忙且充实。而暑期集训也会分为3个阶段:补充专题与研读论文、个人赛、组队适应赛。
补充专题与研读论文阶段,你需要的能力是认真。这个阶段对大家都没难度,但是考验的确是对待数模的认真程度。补充专题知识点,我们还是要尽力做到勤学和苦练,专题知识往往都是新的知识,内容也很多,也意味着一定要花时间补充自己的数学基础,而论文研读,教会我去学习长处,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学习格式,其中包括摘要、假设等等的写法。
个人赛阶段需要培养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国赛是三个人的比赛,缺一不可,你肯定不希望自己是拖后腿的那个人吧。在这个阶段中,请减少对别人的需求,独立去完成一篇论文,你会发现很繁琐,但是也是收获满满。
最后是组队适应赛阶段,这个时候去找合适的队友然后不断磨合吧~
你也许会问,这个半年里到底有些什么收获呢?
1. 学到了不少数据处理和应对实际问题建模的技巧;
2. 增强了查文献的能力,面对一个问题,知网上的文献多如牛毛,如何取其中的精华,我也在数模这个过程中慢慢熟稔;
3. 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小伙伴,不仅可爱还很牛逼,都是来自各个学院的大佬,包括我的两位队友,很感谢他们的帮助;
最后,想用王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四个字来结束,“水到渠成”,确实,当我一路走下来,一直到收获满意的成绩,在这个时期里,每一步都是坚实的一步,每一步都不可缺少,人生或许也是这样,脚踏实地,才能铸造辉煌。想和所有学弟学妹说一句,量大数模,值得你为它搏一回!
本文作者获2018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全国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