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6届环境1班的一个平凡的大学生,一直不是很自信,因为除了体育比较好,责任心比较强之外,对待学习的态度不怎么认真,说不认真更不如说是没有意识到重要性或者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
我是怎么接触数模的呢?环境工程有位学长对数模的热衷几乎每个学弟学妹都知道,我也不例外,我就在想到底有什么魅力使他这么执着,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名了质安学院数模协会的初级班,慢慢的开始了数模之旅。
在初级班学到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是这种氛围确实我向往的,每一周的周三会集中上课,上完课还有很多小伙伴留下来与学长学姐们交流心得。初级班使我对数模有了新认识。
随后到了大二下学期,提交提高班报名信息时,我忽然发现身边牛人这么多,竞争虽然很激烈,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提交了信息,可能是因为我坚决的品质感动了数模组的各位老师,于是我成功加入了中量大提高班进行学习,在提高班的日子里,每周一次课,一次四节课,每节课我都认真听讲,收获颇多!渐渐地领略到了数模的魅力,它就像一个美人儿,虽然难追到手,但是如果到手,绝对是大学生活的一大成功。
提高班结束后,我迎来了第一次三人团队赛(校赛),在与理学和标准化的两位伙伴的共同努力下,我成功拿到了国赛队员的资格。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暑期集训生活!每天早上一个肉包两个菜包一瓶水,中饭晚饭g3见面。三天优秀论文研读,一天休息一天讲解一天个人赛。周而复始,不亦乐乎!说实话,这段时间是我四年大学生活中最充实,收获最多,也是最清心寡欲的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我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灵魂,有光电的熊资、优秀的组长、吹牛的毛毛、憨笑的数学第一、打球很棒的汤哥、有点娘的瓜瓜,还有我的队友波波和黄超婧。
终于迎来了国赛,在图书馆门口拍完了全体照,王boss的赛前动员让我们心里更有底,早早地把铺盖带到了环宇,晚上8点开始了,把题目确定下来,思路理了理,凌晨1点就睡了。第一天早晨5点的闹钟,奋斗了一天,这个晚上没有人睡觉,泡了两包咖啡,第二天凌晨我们心里有底了,才稍微躺了会,到了2点才睡了,第三天中午我们把题目搞定,开始整理论文,到晚上7点半提交了一次MD5码,这时候才放心。大家都松了口气,结束了三天三夜的战斗,大家都很不舍,但还是得收拾铺盖回到原本的生活,于是我们约定互相探望,各自道别。第二天提交了论文。这就是我的2018数模之旅!
我终于明白了那句话:一次数模,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