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后台
  • |
  • 加入收藏
  • |
  •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学子风采
四季-数模——19工试1班 王昌朝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万事开头难,我与数模的结识也是如此。早在大一的时候,就听学院的老师宣传关于数模的点点滴滴,也是从那时起,我便在心里埋下关于数模的一粒种子。与自然界的种子萌发的规律不同,直到在寒风凛冽的大二上学期,这粒种子才得到萌发。从王义康老师数模院选课的课堂上,我明白了数模是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来进行解决的一类方法。当时由于是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新冠疫情的高发时期,所以老师特别贴近生活地和我们介绍了传染病传播模型。对于当时对数模没有什么概念的我来说,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将疾病传播这么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数学上的微分方程,我觉得还是十分新奇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当时王义康老师写了一个初始的模型,问问我们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并恰好提问到我。喜欢“挑毛病的我说:这个可以写成微分方程的形式,还有疾病的传播系数是可以改变的。后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数模院赛,由于没有什么参赛经验,所以在比赛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就像是窗外的残叶,十分低落。还记得当时选题是新冠疫情对外卖行业的影响,这个题目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解决,但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方法的选取,这个很明显是要将抽象的“影响”量化,还有就是分析多个变量对于给定因变量的影响;其次就是数据的收集,讲真,那几天真的是把网络上的资源翻了一遍,过程也是很煎熬。最后,我们小队齐心协力,认真完善论文,取得了二等奖的成绩,也坚定了我们继续参与下去的信心。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冬去春来,春光无限好,正是学习数模的好时节。跟着数模组发布提高班招新的春风,我报名参加了,准备更加深入的了解数模。这一学期由于我刚进入公认比较困难的专业-光电来学习,学习方面有些压力,加之实验室有些事情要忙,所以这一学期的我过的还是比较“苦。面对每周都要听的课程和需要完成的作业,是对数模的热爱让我坚持下来。当现在的自己回首这段时光,我很佩服当时自己对数模的执念。是它,让我丢弃负面情绪,转而积极地对待每一件事。我做事情的一贯态度也是要么做好,要么不做。从专题一王义康老师为我们加油、鼓劲,到专题七网络优化问题。这一路走来我们不仅收获了干货满满的数模知识,更可喜的是我们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在提高班专题结束后,数模校赛,检验我们所学知识的机会终于到来。仍记得在环宇楼那三个背影,在那里奋战三天的日子,以及抢不到的插座位置。那可以说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集中地去参加一项竞赛。还记得我们的选题是锅炉温度曲线优化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今天的我来说仍是十分困难,对于前面的几道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但对于最后的一问,我们苦思冥想了大半时间,最后只是建立了一个模型便草草收尾。与czycy的交流是多么有趣,在略显枯燥的“肝论文时光,比较有趣的就是谈论起关于gggcdy的一些趣事,也觉得捧腹大笑,顿时干劲十足。我不喜欢一直呆呆地去做一件事,在遇到瓶颈时,去散散步或者聊聊天换换脑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一路春光中,在欢声笑语中,我不断向前,去探索事物间潜的数字逻辑。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比起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夏天似乎显得更加五彩缤纷。转眼间,我进入专业的一学期结束了,或许忙碌的时间更加显得短暂吧。数模也来到了集训队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重新分组,由于和cygzf比较熟,我来到了数模六组,当时的我还从未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许这就是成长中有趣的一点,每一步所产生的结果都是不可知。我们以每六天为一个周期,从论文研读开始,到小组汇报,最后一天就是紧张刺激的个人赛(qaq)。一开始我还是比较单纯,看到每个人都在好好听老师的话,没有去卷个人赛。直到互评那一天,这个想法破灭了。真有人把一个简单地规划问题解二三十页,连ggg都没这么卷(sad)。在下面一个周期,我便趁着空闲时间好好打磨个人赛,把它好好地呈现出来,最后也得到了优秀论文。在接过蒋老师的大礼包时候,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自己的努力也算是得到了认可。在研读论文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和njh杠一下,开下玩笑,在欢歌笑语中,我们数模的能力或者说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升华。还记得每次当大家有些泄气的时候,gzfwsm总是买些吃的喝的,让大家暂时休息下,顺便馋下对面的小组(qaq)。在结束一晌的学习时光后,特别愉快的是和cynjhzsh一起去食堂干饭,那段时间食堂的伙食杠杠好,两荤一素加水果每次吃的都好开心。现在我仍觉得在六组的时光十分温暖,感觉大家都特别特别好,我也认识了十分友善的大家,十分充实而有意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结果并不这么重要,但分别令人有些沮丧,分别却总是在秋季。在经历过大半年的准备后,便来到了国赛的台阶上。这时铺盖三人组闪亮登场,想为大家介绍的是风度翩翩的njh,他带着借来的躺椅加上大凉席向大家缓缓走来。我们肩并肩,一起面向三天的“机房时光。幸好我们一起来的,换做一个人,妥妥的社交牛症。在这三天,我们选的是平时做的比较多的数据分析题,可今年似乎有些反常规,C题更像是一道优化题,模型不好写,算法似乎也是那么无从下手,但比较好的是,有两位队友一直在彼此鼓励,在压力有些大的比赛现场,这极大的缓解了紧张的气氛。我们打算从一开始就确定思路,但问题的复杂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只得是在确定供应商的供货量上面兜兜转转。在对事情无从下手后,我们也觉得有些疲倦,回去休息了一会后,大家的思路变得开阔了起来,cy就开始写模型,我就整理下数据写写算法,另一位队友就开始撰写论文。也是在那时候,我完整的经历了一个从天黑到黎明的时间周期,也许是我对数模的热爱以及永不放弃的决心激励着我,让我去面对每一个未知的挑战。在结束了三天的“检验后,我们三个略显疲惫的拖着行李回去休息,在路上还碰到了蒋老师,看到蒋老师略显慈祥的笑容,我们内心得到了一些慰藉。随之而来,不可避免地是,我们曾经并肩奋斗的时光也一去不复返。最后结果也显得不是那么地重要,就像王义康老师说的那样,享受过程,水到渠成。在结束数模生活,正式进入实验室的时候,我意外地感觉我对于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以及对待新事物的视野更加宽广。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大有脾益。十分感谢数模这个平台,也感谢曾经努力过的自己和一起玩耍的好朋友们。

 一路走来不容易,还好没有放弃,路上的一切磨难最后全成了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风景,只有到头来才知道这一切从开始就是一边拥有磨难,一边收获着沿途的风景。


本文作者荣获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一等奖


  • 数模新闻
  • 通知公告
  • 数模竞赛
  • 论文鉴赏
  • 课程建设
  • 师资队伍
  • 学子风采
  • 报名系统
  • 论文提交
  •    Copyright © 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中国计量大学格致中楼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914412 
    欢迎访问中国计量大学数学建模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