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的风不像冬日的风那般凛冽激昂,也不像春日的风那般和煦温暖,却让我获得新一轮的生命与感悟,我的数模之旅便是从这时开始的。
在室友的积极带动下,我们一同报名参加了数模提高班。当提高班名单公布时我被它庞大的规模震撼了,总人数多达585人,但与此同时,我也被全校各个学院热爱数模的同学的积极所触动。此后的每个周六清晨,我都早早起床,开始我与200个人的抢座之路。然而激情过后,剩下的只有累啊,长达四个小时的课程常常让我感到疲惫,专业课作业与提高班作业也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好在并不是一无所获。
在劳累与收获中,我坚持到了提高班的结束,迎来了第一次实战,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与室友和她的朋友组好队后,我们激动地等待着第一次实战的到来。在题目发放后,我们开始了选题,在简短的时间内便迅速锁定了B题。我们的配合很默契,沟通也很到位,在短时间内便做完了题目,这为我们写论文、修改论文、完善论文打下了好的基础。由于整个过程都十分顺利,直到最后提交论文时我们仍在怀疑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果不其然,在提交后的第二天我们终于意识到,解题思路出现了严重错误,是我们将问题简单化了。因此我们一起进行了反思并约定下次绝不再犯。
带着遗憾与不甘,迎来了第二次实战,我们中量大的校赛。我们三个人重振旗鼓,但这一次却被题目难到了,讨论了很久才选出题目,却迟迟没有思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思考,在一次次计算,一次次修改中不停完善,焦虑地与时间赛跑,终于在提交日当天的凌晨四点完成了最终的论文。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满满的自豪。
两次实战训练结束后,终于盼来了公布进入暑期集训的队员名单了。紧张地寻找自己的名字,最终,不负所望。虽然开心,却也清楚这意味着要迎来更艰苦的训练。期末考试与研读论文一同到来,任务量多的快要窒息,这于我而言是极大的考验,但即使任务再多,一件一件做终能完成。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意味着暑期集训正式开始。上课、完成作业练习、个人赛、研读论文、个人赛互评以及最后三次的组队模拟赛,我们被魔鬼训练安排的明明白白。整个过程都很艰苦,也有极少部分同学选择放弃,我也不止一次想过放弃,可当我回头看看在数模之路走过的足迹,我不舍得放弃,不甘心就此放弃。
在不断地挣扎与成长中,我来到了数模之旅中最重要的部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学校为我们每支队伍准备了一间教室和无限网络,我们也将毯子,垫子,洗漱用品和各种零食带来,紧张又激动地准备着一切。晚上点,我们开始了看题选题,题目的难度让我们一下子意识到平时的训练是多么善良仁慈,我们在A与B之间反复纠结,直到第二天凌晨,才最终确定了题目,而我们也只睡了三个小时就继续战斗。少量的睡眠使我们精神状态很差,但心中清楚一刻都不能松懈,一整天过后,我们也仅仅有了一丝进展,为了不影响后面的两天,我们决定早睡。恢复了部分精神状态后,我们的进度也快了很多,为了在最后一天早上完成初稿,我们依然只睡了两三个小时。然而我们没有在早上完成初稿,而是在下午。虽然完成了初稿,但距离提交论文也不剩几个小时,所以我们一直不断改进。最终,在最后的时间里我们尽自己所能将论文改善到了最好,成功提交。那一刻,我们每个人都如释重负。
从五一联赛到校赛再到最终的国赛,我取得了三个三等奖。我的数模之旅,从三月份开始,带着三个三等奖圆满结束。谢谢数模天团的所有老师,也谢谢我自己从未放弃。

本文作者 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浙江省三等奖